目前出口歐洲的光伏產品數量大幅下降。由于現在部分客戶并不愿意接受0.56歐元/瓦的最低價(中歐雙方達成的協議價,所有產品不能低于此價格銷售),因此一些客戶原本計劃的光伏電站項目也中途取消。對歐出口量逐漸下跌,跌幅慘重。
尚普咨詢行業分析師指出:中國光伏市場對國外市場依存度過高,而國內光伏市場尚未大規模啟動。隨著歐洲市場光伏出口的銷量大幅度的下降,國內對于光伏出口的緊張度也在逐漸的增加。
很多大的光伏集團都在積極的爭取輸歐配額。因為其中有的做組件、硅片出口,有的則在歐洲建設電站或者作為電站的投資方,各大光伏集團中的任何一家分、子企業如果沒有出口配額的話,就會產生連鎖反應,導致旗下業務無法真正運轉。另外,又因為有些epc公司在歐洲接活之后,其在中國有不少組件合作伙伴,但是這次部分伙伴并沒有拿到配額,因此這類epc公司也就更加鎖定自己的兄弟企業,從而降低一些風險。因此這些大型的光伏集團把能報的分、子公司都報上進而爭取獲得輸歐配額。但即便是各公司拿到了一部分配額,可能也要比以前不受配額管制而出口的量要少很多。
現在部分光伏企業也在積極的尋求對策。由于中國光伏出口歐洲遇紅燈,主要原因還是歐洲嫌光伏的要價太高,因此他們有些會考慮在歐洲當地進行組件加工,這樣或許會減少一部分運費,而且也可以避開0.56歐元/瓦的最低限價。但是,盈利就會相應地有所下降。而有可能部分光伏企業還是會采取價格策略,即報關還是0.56歐元,實際成交價格,卻比最低限價還要低,或者干脆收購一家歐洲或靠近歐洲的低成本組件廠,這樣能有更大的成本競爭力。
尚普咨詢在《2013-2017年中國光伏市場分析及投資價值研究報告》中提到:中國光伏產業現今產能過剩,歐洲市場訂單頻繁的下降給中國的光伏產業敲響了警鐘。在對外出口市場萎縮上升空間也有限的情況下,光伏產業應該積極的尋求策略,迎接挑戰。一方面是要想辦法增加出口,另一方面是要盡快開拓國內市場。因此建議小企業與市場做好對接,在其消化完庫存之后,可以退出市場。而針對業內大型企業,建議盡快積極準備轉向國內市場。